níng,nìng
1. 平安,安定:宁静。宁谧。息事宁人。
2.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:宁亲。归宁。
3. 守父母之丧,丧假:“前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宁三年”。
4.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。
5.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。
nìng1. 情愿:宁肯。宁死不屈。宁缺毋滥。
2. 岂,难道: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
3. 语助,无实际意义:不宁唯是。
4. 姓。
宁【寅集上】【宀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2画
《唐韻》直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展呂切,音佇。《爾雅·釋宮》門屛之閒謂之宁。《禮·曲禮》天子當宁而立。《註》門內屛外,人君視朝所宁立處。
又《集韻》通作著。《詩·齊風》俟我于宁乎而。今作著。
又《廣韻》直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如切,
音除。義同。
又《說文》宁辨積物也。象上隆四周之形。○按積物,與《爾雅》正意相背。《韻會》六麌分註。
宁【卷十四】【宁部】
(寧 nínɡ)願詞也。从丂寍聲。奴丁切
(宁)辨積物也。辨今俗字作辦。音蒲莧切。古無二字二音也。周禮。以辨民器。辨、具也。分別而具之。故其字从刀。積者、聚也。宁與貯葢古今字。周禮注作?。史記作積著。釋宫。門屛之閒曰宁。郭云。人君視朝所宁立處。毛詩傳云。宁立、久立也。然則凡云宁立者、正積物之義之引申。俗字作佇、作竚。皆非是。以其可宁立也、故謂之宁。齊風作著。象形。其旁有禦。其下有阯。其上有顚。辦積之形也。直侣切。五部。凡宁之屬皆从宁。
◎ 粤语:cyu5
◎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du3 [梅县腔] du3 [海陆丰腔] du3 [客英字典] nen2 [宝安腔] du3 | len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