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黄河

渡黄河朗读

路出大梁城,关河开晓晴。

日翻龙窟动,风扫雁沙平。

倚剑嗟身事,张帆快旅情。

茫茫不知处,空外棹歌声。

译文

我一路经过大梁城,旭日初升照着河流关山。

阳光下翻滚的浪涛把龙宫摇撼,狂风扫平了大雁栖息的沙滩。

斜倚着宝剑感叹身世飘泊不定,张帆快行旅途心情暂时舒展。

茫茫一片不知身在什么地方,空旷处有船棹歌声声传到耳旁。

注释

大梁:古地名,即今河南开封。

关河:原指函谷关、蒲津关等与黄河,后多泛指山河。

龙窟:龙住的地方,此处指水底。

雁沙:大雁栖息的沙地,此处指黄河岸边的沙滩。

空外:天外,空中。

棹(zhào)歌: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宋丽静选注.宋元明清诗选:河北大学出版社,2006.10:142

2、李梦生注译.元明诗一百首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9年07月:120

渡黄河创作背景

  诗人从开封出来,渡黄河,然后西游秦晋或北游燕赵,具体时间和游踪不详。这首诗是为描写离开大梁城北渡黄河的情景而做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侯全亮,孟宪明,朱叔君选注.黄河古诗选:中州古籍出版社,1989.09:206

2、麻守中,张军主编.历代旅游诗文赏析:吉林文史出版社,1991年10月:102

谢榛

谢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诗人。字茂秦,号四溟山人、脱屣山人,山东临清人。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,流传颇广,后折节读书,刻意为歌诗,以声律有闻于时。嘉靖间,挟诗卷游京师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结诗社,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导为诗摹拟盛唐,主张“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读之以夺神气,歌咏之以求声调,玩味之以裒精华。”后为李攀龙排斥,削名“七子”之外,客游诸藩王间,以布衣终其身。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,功力深厚,句响字稳,著有《四溟集》、《四溟诗话》。 ...

谢榛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入幕曾沾禄,之官始问津。边城甘冷淡,世路识艰辛。

责重杯柈省,公馀简册频。先人清白意,百世尚书绅。

()

禅,树止叫喧喧。道,门前风浩浩。冷地思量真可笑。

笑什么,等闲拾得一颗苏州梨,看来却是青州枣。

()

东坡粟已黄,西畴稻堪获。

农家庆丰年,茅茨举杯酌。

()

夷甫终隳晋,群胡迫帝居。王纲板荡后,国势土崩初。

戈戟连梁苑,头颅塞浚渠。天心应助顺,侧听十行书。

()

赵北燕南如掌平,定知台选寄长城。雅歌不废军中乐,缓带能令塞外清。

倾盖由来欣意气,著鞭从此想功名。灞池送目邯郸道,倚瑟空多惜别声。

()

谁能枉驾入荒榛,随例形相土木身。
不及连山种桃树,花开犹得识夫人。

()